埃及篇
亞歷山大:
地中海張開雙臂,溫柔地擁抱他優(yōu)雅的新娘亞歷山大。亞歷山大港是埃及最大的海港,也是避暑勝地、歷史名城,迥異于埃及其它地區(qū)的地中海風情為它贏得了“埃及新娘”的美稱。公元前332年,亞歷山大大帝決心要在地中海和馬里奧湖之間的地峽上修建一座世界上最偉大的城市,并以自己的名字為它命名。自那以來,亞歷山大就是連接埃及與歐洲、地中海國家的重要交通樞紐。在托勒密王朝時期,這里人文薈萃,是孕育各類學者及文學家的搖籃。
現(xiàn)在的亞歷山大城仍然緊緊依偎著地中海,主要建筑都集中在20公里長的海灣一帶,是一座古老與現(xiàn)代相結(jié)合,傳統(tǒng)的伊斯蘭習俗與西方文明交織在一起的城市。這里既有世界七大奇跡之一法羅斯燈塔的遺跡,也有埃及最大的海港,眾多希臘羅馬時期的古跡遍布市區(qū)各個角落,與阿拉伯風情相映成趣。
游覽手冊:
亞歷山大背景:
最佳游玩時間:
亞歷山大位于地中海南岸,屬于亞熱帶地中海氣候,是埃及最著名的休閑度假勝地之一,尤其在夏天,上埃及地區(qū)的炎熱令人望而生畏,埃及人紛紛涌向北部的尼羅河三角洲和西奈半島,亞歷山大因此有埃及夏都的稱號。
平均氣溫:冬季在10-20℃之間,夏季在20-30℃之間。
平均水溫:除2-3月較低外,其它月份都在17℃以上,最高的9月一般不超過25℃,適宜游泳。
玩在亞歷山大:
亞歷山大特產(chǎn):
位于阿塔里街的跳蚤市場是來到亞歷山大的游客必到的淘寶之地,精純的橄欖油則是購物首選。事實上絕大部分的埃及特產(chǎn)都可以在開羅買到,去跳蚤市場只是為了感受當?shù)厥袌龅臍夥?。菲??讼挑~算是亞歷山大的當?shù)靥禺a(chǎn),在埃及各地都非常受歡迎,咸魚保存時間也很長,如果喜歡那種獨特的味道不妨帶一點回家。
交通:
汽車租賃:
亞歷山大有不少租車公司,價格依車型不等詳情請致電:800-828-9697
食在亞歷山大:
美食簡介:
在地中海邊的古城堡改建而成的飯店,既可以吃到地道的埃及式的家常菜,又可以感受到悠悠懷舊的氣氛。由王宮出口右轉(zhuǎn),在通往猶太區(qū)的寂靜小巷中,隨處可見小巧而優(yōu)雅的酒館、飯店和咖啡館,無論是走累了小憩上幾分鐘,還是慵懶地消磨一個下午,都是不錯的選擇。亞歷山大也是埃及吃海鮮最好的地方之一,不過要小心被宰。
亞歷山大景點推薦:
蒙塔扎宮:
蒙塔扎宮位于海濱大道東端,是以前的國王及王室成員避暑的行宮,所以也稱為夏宮。宮殿俯瞰著幽靜的海灘,周圍被棗椰樹林和花園環(huán)繞,建筑融合了佛羅倫薩與土耳其風格。最重要也是視野最好的建筑是建立在一塊高地上的哈拉姆利克宮,已經(jīng)改建為一座奢華的酒店。在蒙塔扎宮的建筑裝飾中頻繁出現(xiàn)的字母“F”頗引人注目,因為過去的埃及人認為“F”是幸運字母,王室子孫的名字都以“F”開頭?,F(xiàn)在的蒙塔扎宮更像一個公園,包括一座博物館、幾段海灘浴場以及餐廳和設(shè)備齊全的旅游中心
蓋貝依城堡:
說到蓋貝依城堡也許你不是很熟悉,但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亞歷山大燈塔你一定聽過。蓋貝依城堡就建在亞歷山大燈塔的原址上。城堡為15世紀蓋貝依蘇丹時期建造,修建城堡時還利用了燈塔廢墟中的一些石塊,這可能是這座神奇建筑的最后痕跡了。現(xiàn)在城堡對外開放,展出航海器具和航海史資料。
亞歷山大燈塔在距離海岸1公里的法羅斯島東端,因此也稱作法羅斯燈塔。從公元前305年,亞歷山大城逐漸成為東西貿(mào)易集散地和地中海的重要港口,船只往來頻繁,但港口附近地形險惡。亞歷山大大帝的部下占領(lǐng)埃及后,下令建造一座燈塔。希臘著名建筑師索斯特拉特奉命設(shè)計,花了20年時間,于公元前270年建成。根據(jù)文獻記載,亞歷山大燈塔的外觀為巴比倫風格,由石灰石、花崗石、白大理石和青銅筑成。塔分三層,最低的一層為四角柱,第二層為八角柱,最高一層為圓柱,再加塔頂上海神波賽東的雕像,整座燈塔高達135米,竟相當于一座四十層高的大廈!在第三層,8根圓柱撐著一個圓頂,并有螺旋通道通向頂部。這里安放著一面巨大的鏡子,白天反射日光,晚上反射巨大火盆中點燃的燈火,據(jù)說燈光能照射到56公里外的海道,也有另外一種說法是在這面神秘的鏡子中可以看到遠處的船只。到底是什么樣的設(shè)計,恐怕永遠都是一個謎。
在建成后長達1500年的時間里,亞歷山大燈塔一直在黑夜中為水手們指引進港的路線。后來新的統(tǒng)治者遷都開羅,燈塔開始失修,幾次大地震幾乎將燈塔完全摧毀,15世紀又在原址上新建了蓋貝依城堡,亞歷山大燈塔成為第六個消失的古代建筑奇跡,從此僅有金字塔獨自證明著那個時代的輝煌。
但是人們從來不曾忘記這座偉大的燈塔?,F(xiàn)在的法羅斯島已通過攔海大壩與亞歷山大城相連,世界各地的人們絡(luò)繹不絕地前來憑吊。在離亞歷山大城48公里處的阿布-西拉,也建有一個縮小的燈塔復制品供人參觀??脊湃藛T也在不斷發(fā)掘被掩埋的歷史,1996年11月,考古人員又在地中海深處發(fā)現(xiàn)了據(jù)說是亞歷山大燈塔的遺留物。
摩西·阿布·阿巴斯清真寺:
摩西·阿布·阿巴斯清真寺是亞歷山大最大、最美的清真寺,始建于1775年。摩西·阿布·阿巴斯是一位伊斯蘭學者,生于阿拉伯帝國統(tǒng)治時期的西班牙,后來來到亞歷山大,并且修建了這座清真寺。清真寺在1943年曾經(jīng)重建,融入了安達盧西亞伊斯蘭建筑風格,加上了四個穹頂和一個高聳入云的尖塔,清真寺內(nèi)部有一條8根花崗巖柱支撐的柱廊。
摩西·阿布·阿巴斯清真寺(也包括亞歷山大其它清真寺)都允許游客參觀,但要遵守一定的規(guī)則:穿著得體,把鞋子脫在門外;女性應(yīng)該用一塊頭巾覆蓋頭部,并且不能進入大堂;雖然不收費,但游客應(yīng)該適當?shù)鼐杩睢?/span>
盧克索
盧克索古稱底比斯,位于開羅以南671公里的尼羅河岸邊,是古埃及帝國中王朝和新王朝(約公元前2040年至1085年)的都城,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
據(jù)說當時的底比斯人煙稠密、廣廈萬千,城門就有一百座,荷馬史詩中把這里稱為“百門之都”。歷代法老在這里興建了無數(shù)的神廟、宮殿和陵墓。經(jīng)過幾千年的歲月,昔日宏偉的殿堂廟宇都變成了殘缺不全的廢墟,但人們依然還是能夠從中想見它們當年的雄姿,它是古埃及文明高度發(fā)展的見證。
盧克索是埃及的旅游勝地,每年都有幾十萬游客從世界各地慕名而來,埃及人常說:“沒有到過盧克索就不算到過埃及”,這足以說明它是值得一游的。
游覽手冊:
盧克索背景:
最佳游玩時間:
盧克索所處的緯度與我國廈門相仿,但沙漠氣候使得這里氣候干燥,年溫差和日溫差都極大。5-9月最為炎熱,最高氣溫常在40℃以上,在幾乎太陽暴曬下的古代建筑與陵墓間參觀是對意志和體力的考驗;而10月到來年3月最高氣溫不超過30℃,比較適合白天參觀游覽,但最低氣溫又往往在10℃以下,太陽落山后氣溫迅速下降,要欣賞各景區(qū)內(nèi)的聲光表演就得忍受沙漠中逼人的寒氣了。這樣算下來,一年中只有4月的氣溫才兩全其美。即使如此,參觀時仍要注意隨時補充水分,以免脫水或中暑
玩在盧克索:
交通:
汽車租賃:
盧克索有不少租車公司,價格依車型不等詳情請致電:800-828-9697
食在盧克索:
美食簡介:
盧克索位于東西兩大沙漠之間,餐飲情形不比阿斯旺好多少,比不得北部的大城市。游客的注意力主要還是放在觀光上面比較好。不過,像馕餅、蔬菜色拉、奶酪、雞蛋、果醬這些東西還是有的,味道其實挺不錯的。如果想吃得再好一點,就請在賓館中就餐。
盧克索景點推薦:
帝王谷:
帝王谷位于尼羅河西岸,距岸邊7公里,可以從底比斯衛(wèi)城北端陡峭的環(huán)山公路到達。
這里一共有60多座帝王陵墓,埋葬著第17王朝到第20王朝期間的64位法老,最大的一座是第19王朝沙提一世之墓,從入口到最后的墓室,水平距離210米,垂直下降的距離是45米,巨大的巖石洞被挖成地下宮殿,墻壁和天花板布滿壁畫,裝飾華麗,令人難以想象。墓穴入口往往開在半山腰,有細小通道通向墓穴深處,通道兩壁的圖案和象形文字至今仍十分清晰。
帝王谷中最值得參觀的主要陵墓有圖坦卡蒙墓、拉美西斯三世及六世墓、塞提一世墓等,有一些陵墓一般不對外開放,只供學術(shù)研究用。
帝王谷內(nèi)主要開放的墓室有:
1、拉美西斯三世葬祭殿:保存有表現(xiàn)拉美西斯三世應(yīng)用事跡的浮雕:討伐敵人、捕殺野牛等。第2院落內(nèi)有由24根石柱組成的列柱室,頂部保存有色彩鮮艷的浮雕。
2、阿蒙荷太普二世(第十八王朝):墓室內(nèi)的2根柱子上繪有奧塞里斯神、阿努比斯神、哈物爾神、荷魯斯神及阿蒙荷太普二世。
3、圖坦卡門(第十八王朝):法老的木乃伊仍安置于墓室之中。墓室正面的墻上,繪有以奧塞里斯神形象出現(xiàn)的圖坦卡門王,以及其繼位者阿伊王。
4、荷萊拇赫布王((第十八王朝):內(nèi)有精美壁畫。
5、西蒂二世(第十九王朝):有木乃伊。
6、美耐普塔(第十九王朝):紅色花崗巖制成的石棺。
7、塔烏塞爾托女王(第十九王朝):西蒂二世妻子墓地。
8、拉美西斯一世(第十九王朝):精美壁畫。
9、拉美西斯三世(第二十王朝):豎琴演奏者的石像。
10、拉美西斯四世(第二十王朝):巨大的石棺。
11、拉美西斯六世(第二十王朝):保存良好的壁畫。
12、拉美西斯九世(第二十王朝):小于拉美西斯六世之墓。
13、圖特摩斯三世(第十八王朝):墓內(nèi)的線條構(gòu)圖十分漂亮,是目前帝王谷中最后被發(fā)現(xiàn)的一座法老墓,也是唯一一座未遭破壞的墓(右上圖為圖坦卡蒙亡靈面具)。
帝后谷:
帝后谷跟帝王谷相似,都是一個個地下墓室,不同的是它們不是法老的陵墓,而是第十九、二十王朝期間法老們的王后、妃嬪和其它王族成員的陵墓。帝后谷的墓室中主要是欣賞墻上的壁畫,當中最特別的是1995年才開放的那菲蒂王后墓室(NefertariTemple)。
那菲蒂(Nefertari)是傳說中埃及歷史上最美麗的皇后,也是拉美西斯二世最寵幸的王后,墓室內(nèi)畫滿他倆出雙入對的壁畫。為了保護墓室,每天只限150名游客進入,同一時間最多10人在內(nèi),并限時15分鐘,要注意的是這里是不允許拍照的。
卡爾納克神廟:
卡爾納克神廟位于盧克索以北5公里處,是古埃及帝國遺留的最壯觀的神廟,因其浩大的規(guī)模而聞名世界,僅保存完好的部分占地就達30多公頃。卡爾納克神廟共有三部分——供奉太陽神阿蒙(Amun)的阿蒙神廟,供奉阿蒙妻子戰(zhàn)爭女神穆特(Mut)的神廟,以及孟修神廟,兩旁滿是獅身人面像的甬道則直通盧克索神廟。
整個建筑群中,包括大小神殿20余座。院內(nèi)有高44米,寬131米的塔門。大柱廳寬102米,深53米,其中共有134根巨型石柱,氣勢宏偉,令人震撼。其中最大的12根高23米,周長15米,其上足可容納50個人站立。晚上有聲光表演,用五彩的燈光變幻映照著遺址,配有解說詞和音樂,向游客敘述古埃及人民的生活情景。
埃及篇
開羅:
埃及首都開羅坐落在尼羅河三角洲頂點以南約14公里處,它不僅是非洲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還是中東政治活動中心。
公元969年,阿拉伯帝國法蒂瑪王朝征服埃及,在今天的開羅北面建城定都,命名該城為“開羅”,在阿拉伯文中“開羅”的意思是“勝利”。1801年以后,開羅逐漸發(fā)展為全國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中心。
開羅是一座極富吸引力的文明古都,城里現(xiàn)代文明與古老傳統(tǒng)并存,在城西有大量建于20世紀初的歐洲風格的建筑,城東則以古老的阿拉伯建筑為主。
游覽手冊:
開羅背景:
最佳游玩時間:
地中海式氣候的開羅,一年只有夏秋兩季。夏天炎熱而干燥,對渴望在沙漠中探尋古文明的游客來說無疑是種考驗。但到了11月,宜人的秋天來了,此時的開羅將讓你盡享古老而神秘的埃及風情。因此,11月到開羅旅游是非常不錯的選擇。不過,旅行者準備夏裝的同時也要帶一些防寒衣物,以應(yīng)對晝夜的溫度變化。
玩在開羅:
開羅特產(chǎn):
開羅的商店多得不計其數(shù),各類百貨店、小時裝店和集市貿(mào)易遍布全城,比較有特色的是集市貿(mào)易。集市貿(mào)易一般都位于狹窄的街道中,有各式各樣來自于非洲及中亞各地的貨物出售,如香料、香水、金銀珠寶、駝毛制品等等。
另外,在吉薩金字塔區(qū)等重要旅游景點,小商販們無處不在,他們往往會向游客索以高價,買之前一定要砍好價錢,如果不想購買則應(yīng)堅定而有禮貌地拒絕,可以說“l(fā)a shukran”。
交通:
汽車租賃:
開羅有不少租車公司,價格依車型不等詳情請致電:800-828-9697
食在開羅:
美食簡介:
開羅物價較高,尤其是賓館的餐廳,價格是比較很昂貴的,一般的普通飯店稍微好一點。一個人每頓飯的價格可以下面的標準來參考(不含酒水):45—75埃及鎊(昂貴);30—45埃及鎊(中等);10—30埃及鎊(低廉)。
開羅有不少特色餐館,游客可以在開羅品嘗到許多傳統(tǒng)的中東菜肴和其他非中東的特色菜。
開羅景點推薦:
大金字塔:
開羅西南十公里處的吉薩區(qū)(Giza)有三座很大的金字塔,分別是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孟考拉金字塔,一般統(tǒng)稱為大金字塔(TheGreatPyramids)。其中以胡夫金字塔最為著名,也有用大金字塔指代胡夫金字塔的,是吉薩金字塔中規(guī)模最大、建筑水平最高、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大約建于公元前2570年,是法老胡夫給自己建造的寢陵。
胡夫金字塔(Khufu)
第一座胡夫金字塔原高146.59米,相當于40層樓,由于幾千年的風化剝蝕,目前高為138米;四周底邊各長220米(原來長達230米)。數(shù)千年以來它一直是地球上最高的建筑物。它是用230萬塊磨光的石灰?guī)r石砌成,平均每塊巖石重量約2.5噸,石塊接合得非常嚴密,連張紙也插不進,建造時曾用了十萬名民夫,塔內(nèi)共有三處墓室,第一處原是胡夫的墓室。幾年后,工匠們開鑿了第二條甬道,建造了第二個墓室,有些人認為這是安葬王后的。第三處墓室,即實際安葬胡夫的地方,人們稱它為“國王墓室”。
游客可進入金字塔親身體驗法老王墓中的奢華設(shè)計。但要注意,雖然外面的空氣可以不斷涌入金字塔,但里面仍是熾熱難當,甚至令人有窒息之感,不宜作長時間停留。
金字塔附近還有太陽船博物館(SolarBoatsofCheops)可供參觀。
哈夫拉金字塔Khafre
第二座金字塔是胡夫的兒子哈夫拉國王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650年,比前者低3米,但建筑形式更加完美壯觀,塔前建有廟宇等附屬建筑和著名的的獅身人面像(Sphinx)。
獅身人面像的面部參照哈佛拉,身體為獅子,高22米,長57米,雕像的一個耳朵就有2米高。整個雕像除獅爪外,全部由一塊天然巖石雕成。由于石質(zhì)疏松,且經(jīng)歷了4000多年的歲月,整個雕像風化嚴重。另外面部嚴重破損,有人說是馬姆魯克把它當作靶子練習射擊所致,也有人說是18世紀拿破侖入侵埃及時炮擊留下的痕跡。
孟考拉金字塔Menkaure
第三座金字塔屬胡夫的孫子孟考拉國王,建于公元前2600年左右。當時正是第四王朝衰落時期,金字塔的建筑也開始衰落。孟考拉金字塔的高度突然降低到66米,內(nèi)部結(jié)構(gòu)紛亂。
獅身人面像:
古埃及人很崇拜獅子,他們認為獅子是力量的化身,因此古埃及的法老把獅身人面像放在他們的墓穴外面作為守護神。著名的獅身人面像(Sphinx)位于開羅市西的吉薩區(qū),在哈扶拉金字塔的南面,距胡夫金字塔約350米。
獅身人面像又叫“斯芬克司”,阿拉伯語的意思是“恐怖之父”,它身長73米,有21米多高,臉足有5米寬。它的頭是按照哈扶拉法老的樣子雕的。傳說斯芬克司常令過路的人猜它出的謎語,猜不出的人即遭害。
古埃及法老圖特摩斯四世(前1425—前1408年)年輕時曾做過一個夢,夢中斯芬克司告訴他,自己不喜歡被埋葬在沙土中。圖特摩斯成為國王后就下令把斯芬克司周圍的沙土清除,然后把他的夢記錄在一塊石頭上,至今這塊石頭仍然在斯芬克司的前足上。
斯芬克司像雄偉壯觀,它表情肅穆,凝視遠方。當年土耳其人攻打埃及時,曾以斯芬克司的鼻子和胡須做靶子打炮,被打掉的鼻子和胡須現(xiàn)存于倫敦的大英博物館內(nèi)。
如果你來到了獅身人面像,千萬要等到晚上再走,日落之后這里會有聲光表演,那代表了古埃及悠久歷史的回想。
埃及博物館:
埃及博物館座落在開羅市中心的解放廣場(Tahrirsquare),1902年建成開館,是世界上最著名、規(guī)模最大的古埃及文物博物館。該館收藏了古埃及從史前時期至希臘、羅馬時期的雕像、繪畫、金銀器皿、珠寶、工藝品、棺木、石碑、紙草文書等共30余萬件,其中大多數(shù)展品年代超過3000年。
博物館分為二層,展品按年代順序分別陳列在幾十間展室中。1層陳列公元前27~前22世紀古埃及時代到5~6世紀羅馬統(tǒng)治時代的歷史文物;2層設(shè)木乃伊、珠寶、棺木、繪畫、隨葬品、紙草文書等專題陳列室。
博物館中的珍貴文物包括:古王國時期的卡夫勒王坐像、盤腿書記坐像、拉赫梯普國王及王妃坐像,中王國時期的彩色木雕士兵像、送祭品人像,新王國時期的吐特摩斯三世、拉美西斯二世、阿蒙霍特普四世像。陳列中最為突出的有第18代法老王朝圖坦卡蒙陵墓中出土的1700余件文物,其中有金質(zhì)御座、黃金面具、黃金棺、黃金飾物,圖坦卡蒙及王后的精美淺浮雕像,法老的輦車,兵車和狩獵用彎弓,鑲嵌象牙和彩色玻璃的家具,王后的珠寶首飾和衣箱等。在木乃伊專題陳列中有埃及歷代一些法老及其后妃們的木乃伊,其中保存最完好的是第19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遺體。在紙草文書陳列中有有關(guān)寺廟禮節(jié)、祭司職責等史料。
此外,館中還展出有許多古埃及平民生活的日常用具,如各種木制、皮革制和麥稈制的生活用具,啤酒、葡萄酒、水果、面包、肉、蔬菜等食物,紡織機模型,犁、鋤、鐮等農(nóng)具,棍棒、投擲器、斧、弓、箭等武器,豎琴、七弦琴、橫笛、鼓等樂器,水平器、筆、調(diào)色板等文化用品。